农业保险为农民兜底

2024-10-01    作者:网络摘录/节选

谷贱伤农一直是农民们到年收时担心的事,忙活一年赚多赚少,都看农作物市价如何。难以预料的作物价格,很大程度地影响农民收入。相应地,农业保险,给谷价上担保,极大发挥了保险的保障功能,成为农民们收入波动的缓冲器。

参考外国的经验,发展于保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害的农业保险,直到90年代,出现了保农价的相关产品。发达的农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,最初将农业保险应用于养殖业价格保障。这些农产包括牛奶、猪肉、牛肉等,天气影响较小,产量相对稳定,所以价格风险更加突出。后续逐渐出现种植业的农业保险。

我国一直以来是农业大国,也在持续发展农业保险探索适宜的产品。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“探索粮食、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”,保险业的偿二代也引入对于农保的监管支持。各地政府险企陆续试点发展关于蔬菜、猪肉、水产等的农保产品。

目前农业保险的做法有,在合同中预先定好目标价格,当在预定时间农产品市场价格低于合同的目标价格时,就由保险公司赔偿被保险农户损失。其中,这个目标价格的选择就相当有技术性。可行的方法是,参考以相对应农产品为标的的期权价格。期权有对标的资产的远期价格预测,且反应灵敏,很适合用来评价农产品价格走向。通过参考期权价格,可以一定程度帮助衡量农产在未来时间的可能价位。与此同时,将农产品与期权结合,形成对冲,即谷价下跌时通过看跌期权回本,可以有效减损,平滑运营。

总的来说,农业保险是保险行业发挥其保障作用的一个重要险种,在我国有很广阔的需求和发展空间。目前也许受制于农业价格的较难预测性,以及政策推动的不足,还发展较缓。这不仅需要协同系统性的政府推动,也依赖于还不成熟的国内农产期权的发展,以及保险公司预测技术的升级。